孙悟空

小时候曾经以为《西游记》的主角是唐僧,因为唐僧是那个要去西天取经的人,孙悟空虽然本事大,但只是辅助唐僧的。虽然如此,悟空在我心目中仍然是最重要的,只是我还以为此乃我之怪癖。后来听到别人说主角是孙悟空,我颇吃了一惊,原来他在别人心中也是主角。

然而《西游记》毕竟还是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蓝本,重点讲的是唐僧取经路上的磨难。唐僧取经花了十四年,走了十万八千里,历经八十一难。这一路上唐僧经历的艰难险阻,辛酸苦辣,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对唐僧而言,这是一条探索之路,也是一条成长之路。对孙悟空却不是。

不是孙悟空不需要,而是他已经经历过了。孙悟空在遇见唐僧之前,已经走过一条这样的路了。所有人都知道唐僧的路有多苦有多难,却没人注意过孙悟空的那条路。

《西游记》第一回,孙悟空第一次见到他真正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当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花果山水帘洞在东胜神洲,菩提祖师在西牛贺洲,中间隔着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这路,可能还不止十万八千里。菩提祖师开始甚至都不相信悟空真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

即使是现在,假使一个人从中国出发,自己扎筏子,渡过太平洋到达美国,再徒步横穿美国,再扎筏子越过大西洋到达欧洲,这也是不得了的壮举,何况是那时候,何况还是一只猴子。

要知道,悟空那时候可不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火眼金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他那时尚未拜师学艺,就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猴子而已。一只猴子,走这样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不像唐僧,没有大唐天子御赐的珍物,也没有如来佛祖赏赠的宝贝,没有三个徒弟倾力辅佐,也没有百灵诸神暗中护佑,没有龙马可以代步,也不知道哪里才是正确的方向。没有任何工具,没有一分钱,也没有任何人帮忙。有的,只是一颗坚定的心。

还有一些负资产。

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六小龄童那版)在许多方面都堪称经典之作,其中对于悟空初入人世的刻画更是神来之笔。悟空在花果山之时,与众猿猴为伍,整日嬉笑玩耍,享乐天真。来到人类社会之后,他学习人类穿衣、吃饭、说话、行礼,人类却始终视他为怪物,开始是害怕,惊叫逃窜,接着是攻击,向他扔杂物。一位妇女听说有怪物,吓得手里的东西全掉到地上,悟空去帮她捡,开始她眼睛望着别的方向,没看到是悟空,还口中道谢,等一看到是他,马上吓跑了,东西也不要了。后来人们终于发现悟空心存善意,不会伤人——你以为人们就开始接受他了?错,人们开始嘲笑他……悟空的任何言行都是笑话的对象,他举手挡住头,人们就笑他的腿,他捂住腿,人们就笑他的头。这一切,只是因为悟空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一只猴子。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种族歧视吧……

一个猴子,要走那么远的路,一路上还要寻访神仙,有多难?悟空的一句无心之语,透露给我们一点线索。悟空向樵夫问路,樵夫告诉他此山中有一座斜月三星洞,悟空顺着路走去,果然找到了此洞,于是

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

向别人问路、别人指路属实,本是稀松平常之事,悟空居然“十分欢喜”,还赞此间人朴实,这是为什么?恐怕,他之前问路,常常被人欺骗。从人的角度去想,这也难怪。你想,一个猴子向你走过来,学人行礼说话,已经十分滑稽可笑,这只猴子居然还向你打听神仙在哪里,实在可笑之极!怎能不逗玩他一下,哄骗他一番?不知曾有多少人给悟空瞎指方向,乱编故事,看着他蹒跚远去的背影哈哈大笑。而悟空,不管被骗多少次,仍然选择相信——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这就是悟空遇到菩提祖师之前生活的写照。看到这里,我心酸得要落泪了。

唐僧的取经路,对唐僧来说充满苦痛,对悟空来说却只是一场轻松愉快的郊游。寻找菩提祖师的过程才是悟空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路。很巧,悟空从东胜神洲去往西牛贺洲,也是一路西行,也是一段西游记,只是这段路在《西游记》一书中只以寥寥数语带过。悟空这一路的经历,我能想到的,已经艰难无比,我想不到的,还不知有多少难处。如果写下来,想必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书,那才是真正属于孙悟空的西游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