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 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欧洲出版,这是德国大文豪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书中的少年维特情场失意、诸事不顺,最后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烦恼。此书出版后,迅速风行各国,掀起了一股争相模仿维特衣食住行的“维特热”,甚至有许多与维特遭遇相似的年轻人连自杀也模仿了。为此,某些国家甚至把《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

我们不能像当时的基督教会那样指责歌德引诱他人自杀。歌德这本书实际是半自传体小说,歌德本人也有类似的痛苦经历,他写这本书,正是为了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当然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大概正是因为歌德写的是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本小说才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家真诚地抒发自己心中的痛苦,是不应该受到太多指责的。

其实歌德晚年也有点“悔其少作”,竭力想跟《少年维特之烦恼》拉开距离。但后来他自己也感慨道: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中从未有一刻感到《维特》就是为他而写,那他的人生也够惨的。

是啊,人生难免有低谷,说不准就有一刻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不算出奇。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念头往往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出去走走,感受一下明媚的阳光,跟人聊聊天说说笑,也许就雨过天晴,觉得之前轻生的念头很好笑。只有少数人没能撑过去。而这中间的差别,也许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在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中,Ted 在帝国大厦上和 Robin 吵架,一气之下随便拉了个路人说“我爱你”,结果那个人热泪盈眶,说:我本来是来自杀的,感谢你,我不自杀了!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离事实却也不远。很多自杀的人就是这么一念之差,如果在悬崖边上有人拉他一把,结果也许就很不相同。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自杀胜地”,是全世界自杀人数最多的地方。对大桥的管理人员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一个令人自豪的记录。他们在大桥上竖立了非常醒目的大牌子,离老远就能看见:“生活还有希望,打我们的电话!”没写号码,因为拿起电话就直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这么一个牌子不知道挽救了多少自杀边缘的人。

反过来说,对自杀事件的不适当处理,也可能会把本来犹豫不决的人推向轻生的深渊。人真的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很容易想要模仿别人。连自杀这种事也不例外。《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欧洲掀起的自杀热潮大概是人类社会上第一起大规模的模仿性自杀行为,所以这种模仿性自杀行为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维特效应”。

近日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媒体的报道无疑对“维特效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不是两百多年前了,人们对这种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媒体应该负起责任来。这篇文章总结了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应注意的问题,值得一读。

但是,防止报道的维特效应绝不意味着应该禁止报道。现在政府下令封杀富士康相关报道,我看绝不是出于对潜在自杀者的爱护,也起不到什么正面作用,完全就是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和谐”“稳定”而已。对于这种事件,应该做的不是封杀报道,而是以适当的方式报道。

自杀事件如果报道得当,往小了说,可能挽救潜在自杀者。往大了说,能引起公众对自杀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的注意,有助于解决问题,改善社会状况。

我说富士康自杀事件背后有深层社会问题,相信大家基本都同意。不过这个社会问题不仅是什么血汗工厂、工人权益,更不是健康的企业文化之类。富士康的事不是个案,中国整体的自杀率就高得可怕,只是之前没有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而已。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其中女性自杀率显著超过男性,农村自杀率为城市的三倍。不同于维特自杀的浪漫,中国很多人自杀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的决定。比如一些贫困地区农村老人生了大病,因为没有公费医疗,治病花钱是无底洞,也不可能治好,活着只是家里的负担,所以就自杀。这种“理性”才更让人深味这社会的黑暗悲凉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