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也许电影本质上就是肤浅的,是让人感受的,不是让人思考的。它给人直接的感官刺激,让人无暇去思考。所以,拿“让人思考”作为标准去寻找好电影,往往是徒劳的努力。能让人触动,已是很深刻的电影,遑论思考。
看书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停下来想,甚至做做笔记、写写批语。看电影的时候,难道你按暂停来思考吗?我独自在电脑上看电影的时候,倒是确实经常按暂停,给自己时间想一想,串联一下前后内容,记下当时的想法。但是,如果还有别人在看,显然暂停电影就不合适了,打断别人的观看太不礼貌。去电影院更是不可能暂停。电影摄制时,制作人员的预先心理期待应该就是观众一气呵成看完,中间不会有停顿。
而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想清楚所有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想清楚每句话的隐喻和暗指,想想这些人这些事和其他文艺作品中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联系和异同,有时候为了查证还要去搜寻资料。这些都需要时间。也许是我老了,这种时候我需要停下电影,想一想。如果继续一边看一边想,肯定是既想不清楚,也影响对后面影片的理解。有可能专注于自己的思路,后面的情节对话都没看进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能不想了,继续看下去。有时候我会想着整部电影看完再继续我的思路,如果看完了还没忘了刚才的思路的话。
不限于电影,所有在时间维度上连续的艺术形式,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特征。但是,传统的戏曲节奏缓慢,音乐是只有听觉没有视觉,各种杂耍、曲艺表演虽然视听皆有,但真正的核心表演时间是少数,有大量的空闲串场时间。那些艺术形式,要么在时间上,要么在用到的感官数量上,留有余地。余地越多,人思考的余暇就越多。当然人不一定有意愿去思考,但至少有条件。从观众闲聊的时间就能看出来。听音乐聊天的人最多,看杂耍时聊天也很多,看电影时聊天的就很少,电影放到紧张的时候更是没人聊天。这些聊天的时间就是可能用来思考的时间。
话剧和电视,与电影比较类似。但是,现代电影,不但把视觉和听觉都占用,还在往占据更多感官的方向发展,比如4D电影,屏幕上演花园就给你放香味,演地震就震动你的椅子,要把人的触觉和嗅觉也占上。人的大脑的运算能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要处理的感官信息太多,即使想思考也运算不过来。甚至即使不思考,光感受这些信息都有可能运算不过来,正像古人所说,“应接不暇”。
也有一些电影是备受评论家赞誉的,是能长篇累牍地写赏析文章、在影评上花的时间可以比电影本身还要多的。这些确实是思考,不过这些评论家的思考多半是事后的思考,而不是普通观众在看电影时的思考。除非评论家跟我一样,一边按暂停一边写,笑。
好的电影让你心中一动,若有所思,但不会给你太多的空闲时间,马上又会提供新的东西让你投入地看下去,否则,不爱思考的观众就会觉得无聊了。能给人这种“心中一动”,已是很优秀的电影。能感到这种触动,已是很细心善感的观众。
这里的肤浅不是贬义,我也没说电影不好。电影,本来就不以让人思考作为诉求。藉由感官触动到内心,已是极大的成功。不求深入,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一般。适合这个快速消费社会。人的注意力是极为稀缺的资源,每看一部电影都要深思熟虑,哪里忙得过来。一点点触动,一点点温情,就够了。苍蝇也是肉,总比没有强。
(图片来源)
本文作者:Betty | 本文地址: https://myfairland.net/movie-is-not-for-thinking/
本站文章除特殊标明者外均为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现在的人注意力难以集中,只有在单位时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刺激才能让观众保持注意力。预留给观众思考时间当然也可以做到,但这要更多的算计,同时一部面向从8岁到80岁、一家几口的大众电影,众口难调啊。可能只有文艺片等小众电影才能做到。——我私下觉得真正牛X的导演不用在意观众,关键是表达自己。
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严肃,值得思考,我看过无数烂片(最近一部是《肩上蝶》),它们只是用来填满时间,不用认真。
评价电影的标准也应该多元,有深度的电影是好电影,创造了新表现手法的电影也可以是好电影。
看完了再思考。再回味。再看一遍~
@conanvista:
嗯,重看是个好办法,不过能让人重看的电影不多~
我觉得电影就是娱乐用的,当然,里面带些思想更好
故意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决不是好电影
经常有人说,某个电影没看懂或者看不懂,我觉得,是不是因为他们本身在追寻什么东西,而电影表现的和他们追寻的不一样,所以他们没看懂
“分类: 美丽世界 | 标签: 电影 ”这一行在ie9显示的字号要不在chrome中显示的小,有点看不清楚。
普通人不愿意思考,如果电影逼他们思考,那么这个电影就不好卖。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都是凡人 哪有那么多值得思考的 我过几看电影时候还要思考的 可是是广电总局或者发改委的那些“相关部门”的老大了吧!
people just want entertainment. to think is to suffer.
你发现了有些电影(电视剧)是用来让人不思考的、休闲的,很好。但这不代表电影就是让人不思考的。因为电影的时间性,所以你觉得看电影时来不及思考。但你忘记了好电影和好书一样可以看很多遍,可以倒带反复看其中某个段落,可以去电影院好几次。当你再次看的时候,思考的空间就来了。关于闲聊的那段也是不确定的,要看是哪种音乐了。
当然最后结论你没说电影代表不思考,说是有感官触动就行了。这还有个问题。好电影不一定是要让人思考(理性思考),好电影也可以是有美感的(和感官刺激不同)。
好多人提出电影可以重看,重看时就可以思考了,我同意,确实如此。
只是,我觉得电影重看不是常态,中途暂停也不是常态,但是看书,看到一半停下来想想则是很常见的。
或者这么说吧,因为电影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占用感官较多的特质,看电影时可以思考,但需要克服较多的阻力。
最后,感官触动不是贬义,即使单纯觉得画面很好看,声音很好听,也是很好的啊 :)
那网络的本意是不是也是这样 ?
今天看到罗姆1967年写的《重提“杂耍蒙太奇”》(http://www.cinepedia.cn/w/montage_des_attractions_1/),里面的一段话让我想起你的这篇文章。接下来是大段引用:“在无声电影中,两个镜头之间的连接总是要对观众提出某种逻辑上的暗示,让他们自己去猜测,不然的话,那就得给每个镜头都加上一段字幕来加以说明。现在许多无声片已经不能引起它们当年曾经引起过的那种反响,因为观众不能理解那些极出色的影片。观众已经失去了一边看电影一边进行补充、领会的习惯,而这在过去却是必需的。应该这样说,无声电影的美学特性正在于此。无声电影是以观众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观众要同导演共同参与创作,共同安排空间,共同安排那种被许多全无交代的间歇分割开来的、以零碎片段形态展示出来的事件。对比性镜头组接在一起就要求对其中每个镜头重新加以领会。这是观众必须做的一份额外的工作。从电影中有了声音那一刻起.即从三十年代初起,我们便把电影的这一特性迅速丧失了。我们不再迫使观众自己去进行猜测,而是干脆向他们说明一切,就象戏剧那样,就象在话剧里那样,用带有冗长的情景说明的对话来展开剧情。这一时期的影响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内克服得非常迟缓。直到近年以来,才出现了一些这样的影片,它们力图重新启发观众去进行思考,只给他们展示出一部分素材、.一些现象和情境,而要求他们独自从感性上或逻辑上去加以领会。从许多国家的电影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但是,迫使观众去进行这份额外的工作可并不那么容易。观众变得懒多了,因为多年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于接受现成的、嚼烂了的食品了。”“应该说,轻化了的电影,那种让观众在两小时内停止思考的电影,在目前世界上占着统治地位。”按这一说法,是创作者和观众共同选择了——也许本质上,是观众的需求决定了——电影的主流发展方向是“不再需要观众付出更多思考”的。换句话说,是看电影的人不想思考,而不是电影这一形式先天不让人思考。
现代电影的一些镜头语言惯例,过去的观众也未必能理解。不过,总体来说默片可能确实更有利于观众思考,因为默片占用的感官少,大脑比较空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