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我在想,也许电影本质上就是肤浅的,是让人感受的,不是让人思考的。它给人直接的感官刺激,让人无暇去思考。所以,拿“让人思考”作为标准去寻找好电影,往往是徒劳的努力。能让人触动,已是很深刻的电影,遑论思考。

看书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停下来想,甚至做做笔记、写写批语。看电影的时候,难道你按暂停来思考吗?我独自在电脑上看电影的时候,倒是确实经常按暂停,给自己时间想一想,串联一下前后内容,记下当时的想法。但是,如果还有别人在看,显然暂停电影就不合适了,打断别人的观看太不礼貌。去电影院更是不可能暂停。电影摄制时,制作人员的预先心理期待应该就是观众一气呵成看完,中间不会有停顿。

而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想清楚所有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想清楚每句话的隐喻和暗指,想想这些人这些事和其他文艺作品中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联系和异同,有时候为了查证还要去搜寻资料。这些都需要时间。也许是我老了,这种时候我需要停下电影,想一想。如果继续一边看一边想,肯定是既想不清楚,也影响对后面影片的理解。有可能专注于自己的思路,后面的情节对话都没看进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能不想了,继续看下去。有时候我会想着整部电影看完再继续我的思路,如果看完了还没忘了刚才的思路的话。

不限于电影,所有在时间维度上连续的艺术形式,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特征。但是,传统的戏曲节奏缓慢,音乐是只有听觉没有视觉,各种杂耍、曲艺表演虽然视听皆有,但真正的核心表演时间是少数,有大量的空闲串场时间。那些艺术形式,要么在时间上,要么在用到的感官数量上,留有余地。余地越多,人思考的余暇就越多。当然人不一定有意愿去思考,但至少有条件。从观众闲聊的时间就能看出来。听音乐聊天的人最多,看杂耍时聊天也很多,看电影时聊天的就很少,电影放到紧张的时候更是没人聊天。这些聊天的时间就是可能用来思考的时间。

话剧和电视,与电影比较类似。但是,现代电影,不但把视觉和听觉都占用,还在往占据更多感官的方向发展,比如4D电影,屏幕上演花园就给你放香味,演地震就震动你的椅子,要把人的触觉和嗅觉也占上。人的大脑的运算能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要处理的感官信息太多,即使想思考也运算不过来。甚至即使不思考,光感受这些信息都有可能运算不过来,正像古人所说,“应接不暇”。

也有一些电影是备受评论家赞誉的,是能长篇累牍地写赏析文章、在影评上花的时间可以比电影本身还要多的。这些确实是思考,不过这些评论家的思考多半是事后的思考,而不是普通观众在看电影时的思考。除非评论家跟我一样,一边按暂停一边写,笑。

好的电影让你心中一动,若有所思,但不会给你太多的空闲时间,马上又会提供新的东西让你投入地看下去,否则,不爱思考的观众就会觉得无聊了。能给人这种“心中一动”,已是很优秀的电影。能感到这种触动,已是很细心善感的观众。

这里的肤浅不是贬义,我也没说电影不好。电影,本来就不以让人思考作为诉求。藉由感官触动到内心,已是极大的成功。不求深入,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一般。适合这个快速消费社会。人的注意力是极为稀缺的资源,每看一部电影都要深思熟虑,哪里忙得过来。一点点触动,一点点温情,就够了。苍蝇也是肉,总比没有强。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