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囧事。cctv10的《百家讲坛》讲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提到一位收藏家曾经花数十万(或更多)买了一架明代的拔步床,想运到自己住的房子里用。接着,cctv10娴熟牛叉地运用他们一贯擅长的手法,打造出极其恐怖、悬疑、惊悚、神秘的氛围,说道:“可是,这张价值数十万的床,买回家之后,居然立不起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呢?”听了这番话后,我脑中闪现出无数可能的答案,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是喜是忧:是经历了几百年之后,那床的木头已经糟坏了?是那床的榫卯工艺太复杂,他们不会装?还是……?结果,答案差点让我吐血:现代房间一般挑高是2.8米,那床有3米多高,所以立不起来……

虽然又被cctv忽悠了一把,不过这个细节至少说明,古代中国人的房间比现代更为高大宽敞,古代人比现代人住得更加不局促压抑。

前几天写传统的中国床,看了大家的留言之后,感到那些床和现代普通人的距离确实太遥远了。当然,那种设计考究、做工精湛的高级床,在古代也不是唾手可得,估计至少得是中等人家才能用上吧。古代普通百姓的床可能会装饰简单一些,材质平常一些,但总体的形制、风格应该是类似的,应该也是属于罗汉床、架子床这些类型。

然而,现代中国人的床,不论是普通粗陋的,还是高级精美的,似乎都与传统的罗汉床、架子床等毫无类似之处。至少就我接触的范围来看是如此。

下面写写我所知的现代中国床,希望大家能补充你们所知的情况,看看究竟是我所知范围太窄呢,抑或传统中国床是中国的又一项断绝了的文化传统?

床架床垫分开看。

床垫大概有如下为几种。我小时候在南京,睡的都是棕绷的床垫,据说这种床垫只在江南地区流行。另一种常见的是硬的木板床。后来,席梦思开始流行,渐渐地大家都开始用席梦思,棕绷和板床都越来越少见了。

对了,行军床吊床之类的,算是非主流,本文不讨论。

至于床架,我小时候的床架比较简单,基本上是由一个床头加一个床尾组成,床头和床尾的形状都比较类似于长椅,把这两个“长椅”隔开一定距离相向而放,再把床垫(棕绷或木板均可)搁到“长椅”上,就构成了一张床。有的时候,床尾的那张“长椅”是没有椅背的,也就是说,更像一条长凳。但以下我暂且称这种床为“80年代床”(这种称呼很不准确,但一时找不到很好的说法了)。

(此图是网上找到的较现代的图,床架已经做成一体的了,不过总体形制依然保留。)

席梦思流行起来之后,床架的形状也随之起了变化。大概是因为席梦思床垫很厚,又比较重,床架的支撑部分变矮了,不再采取两头支撑的中空策略,而是铺满整个床的面积。现在城市里基本上都是这种床了。

席梦思床保留了“80年代床架”的特征,即一个大而突出的床头板,就像椅背一样,与床身几乎垂直,主要装饰都在这块床头板上。观察那些装饰的风格和居室的搭配,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欧式的。席梦思床其实是传统欧式风格床的延续,这一点应该没什么疑问。

欧式床和中式床的区别,粗略的看,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中式床,不管是罗汉床、架子床还是拔步床,都是在床的四周加以圈围,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私密的空间。欧式床则主要就是那个突出的大床头,有时候床尾也突出,其他方向上较少圈围。
  2. 被褥的摆放方式不同。中式床的被褥一般是折好、卷好,放在床里面。欧式床则喜欢用一大块被子(床单)把床完全覆盖,被子(床单)的边缘要拖到床外面垂下来(比如宜家杂志上的床全都这样)。

从这两点看,“80年代床”显然是欧式床的简化,与传统中式床关系不大

既然如此,那我就完全没有睡过传统的中式床。或者说,我接触过的“普通的中国床”都只是简化的欧式床而不是中式床。当然,我的经历太有限,也许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其他时期,确实有更加传统中式的床保留。特别是zwwooooo同学在留言里表示,传统的、类似的、普通的中国床睡起来很舒服,我感到非常非常好奇,那种床是什么样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