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表演的文艺作品指电影电视话剧等等,下面简称影视。

一般来说,文学当然比影视有优势。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太多了,一般都认为这种改编剧没有原著强。影视很难有文字那么深入、透彻、全面。文字想详细就详细,想简略就简略,影视就没有这么灵活。

文学的独立性很强。只需要作者一个人就能写出完整的作品。影视除了作者(编剧),还依赖导演,还依赖演员,还依赖观众。这有时候是劣势,有时候是优势。

真人表演的优势之一是,即使原作的人物塑造得不好,如果演员本身有特点、有性格,往往能弥补原作的缺点。原作者写得不好可能会角色千人一面,真人演却绝不会千人一面,每个角色是不同演员演的,肯定不一样。演员的习惯性小动作,看人的神态、撅嘴的样子,都可能会迷倒观众。

真人演出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只叙述一件事而不点出原因。

影视的常态就是演正在发生什么事,不讲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没有心理活动,也不会告诉你未来的打算。这些东西,大部分时候观众自己能轻松地看出来。文学当然也可以这么写,但是这在影视里是常态,在文学里是特别。影视只表现“是什么”,文学一般要讲“为什么”。文学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事情整理出条理,给事情赋予意义。影视不必这么做,影视只要表现“是什么”,条理和意义可以留给观众去整理、分析。所以文艺片一定需要评论家。没有评论的影视是不完整的。文学作品的完整性、独立性则要强得多。

只表现是什么,不表现为什么,不说出心理活动,这有时候是劣势,有时候也是优势。比如在人物的行为有两种乃至多种可能的解释时,编导决定只表现人物的行为,留待观众解释为什么。(有点类似中国古典文学的“白描”手法。)观众提出的解释越多越好,有时候观众提出的甚至超出了编导原先的设想。

当然,文学很灵活,总是可以用影视的手法去描写。但是,一,因为这在影视里很常见而在文学里不常见,观众的接受程度不一样。二,对于影视,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有的观众认为那时演员面无表情,有的人认为面色凶狠,有的人认为眼里饱含感情,有人认为是多种情绪混杂,等等,对于这件事就有多种解释。文学要么选择一个,那样就失去了丰富解释的可能;要么就不写表情,只说做了某件事,但这种不写表情和影视演的没表情是不一样的,影视所谓的“没表情”其实是有表情的,而且很丰富,因而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只是有些观众认为那不是什么特别的表情。影视的没表情其实是增加了丰富性,而文学的不写,是失去了一些东西。这种不写,是减少层次的不写,而不是不挑明的不写,读者会完全不往那个方向想、完全没意识到那里。

这种模糊的、含混的、叠加的情况,文学只能是要么写清楚,要么不写。就好像测不准的量子态,薛定谔的猫,关在箱子里的时候,既可能死,又可能活,同时具有多种可能性。一旦打开箱子,就只能有一种确定的情况,其他可能性马上消失了。一旦写了,量子态就会坍塌。真人表演可以更好的保留这种模糊叠加状态。当然,与其说“保留”,不如说“创造”。这种状态不是预先定好的,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即兴的,随机的,不能预先设定、控制。

真实世界就像量子态,又像分形。描述一个场景,粗略地说可以一句带过,细致地说可以永远说不完,永远有更细的细节,可以让你真正的“词穷”。就像那句英文谚语说的,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图抵千言。一段视频抵“千的二次方”言。

我说文学和影视两种体裁各有擅长的地方,并不是说谁好谁坏、谁一定不如对方、或者谁遇到什么情况一定无法表达出来。真正某个体裁的大家,用那个体裁自然能表现出他想表达的一切东西,而且不会让你觉得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