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比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童年看科普书时就已知道了。音乐的四要素是高低、快慢、长短、轻重。这些都是因对比才有的概念。没有高就没有低,没有快就无所谓慢。一分钟跟一秒钟比是长,跟一小时比就是短。单独奏响一个音,对我们这种没有绝对音感的常人来说,几乎毫无意义。只有奏出多个音,有了对比,我们才能听出音高,感受旋律。

对比在文学中的作用,后来才渐渐知道。

少年时看金庸,总不满于金庸书中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聪明人。为了衬托这个人的聪明,其他人都得变成傻子,即使他们原设定也是很聪明的。金庸几乎所有的男主角遇到女主角之后,智商都大幅下降。张无忌在绿柳山庄初次与赵敏对抗,斗智斗勇尚且不落下风。但之后张无忌的智力就江河日下一泻千里,到最后自觉自愿地想“敏妹智计胜我百倍”,就像信了邪教、吃了致傻药一样。为什么就不能大家都很聪明,然后其中再有一个更加出类拔萃的聪明人呢。

后来尝试着自己写点东西,才知道人力有时而穷。如果你想写某个人沉着冷静帅呆酷毙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堆砌再多的这种词效果也有限。你就得写其他人都惊慌失措四散奔逃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热锅上的蚂蚁,才能显出那个人的冷静沉着卓尔不群。如果大家都冷静,那某个人冷静又有什么出奇之处,有什么值得可说呢?

如果非要写出聪明人中的聪明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很难,写得很累,最后往往弄得故事写不下去。比如张翠山见了殷素素之后就没有变笨(差不多是金庸书中唯一一个见了女主没变笨的男主),两人齐头并进、你超我赶地比赛着聪明,结果最后就写不下去了,只好把他俩都整死,换儿子出来当主角。

对比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是近来才略有领悟的。

原先画画只知道看画得象不象,线条、颜色、图案是不是漂亮,完全没想过对比的事。如何判断是否漂亮,则完全是跟着感觉走。

举网页设计做例子,自己不懂配色,在设计网页时大体有两种办法。

第一就是抄。看别人网站上漂亮的颜色,截屏,用ps取色得到颜色代码,用在自己网站上。结果常常发现,在别人网页上看起来时尚轻盈的颜色,为什么用在自己网页上就显得又土又脏呢?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种办法就是只用同色系的颜色。不敢用反差大的颜色,有了红就绝不敢用绿,甚至用了暖色系的颜色就不敢再用冷色系的颜色。结果整个页面不是太刺眼就是太黯淡,灰蒙蒙地没有层次感。

怎么办?(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