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是一种很神奇的演唱方法。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同一时刻只能用嘴发出一种声音,而“呼麦”这种唱法却能让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声音,一高一低,两个声部,各成旋律。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自己给自己唱和声!

唱歌谁都会,各民族也都有自己演唱特色,可那些“特色”跟呼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呼麦是违反人的直觉的,就人的声带的生理结构来说,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是不可能的。在呼麦之前,恐怕人们都没有想到歌还可以这样唱,更别说唱出来了。第一个或第一批唱出呼麦的人,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从此之后,人类文明中就多了“双声”唱法。人们才知道,一个人同时发出两个声音居然是可能的。人类发明复调音乐就被认为是很牛的事,呼麦可比一般的复调音乐牛多了。呼麦是绝对的独创,是真正“颠覆思想”的发明。

以前我总觉得蒙古民族对人类文化没什么贡献,那实在是太无知了。就凭着呼麦,蒙古民族就完全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有外星人来地球上搞种族灭绝,我会跟他们说,就凭着呼麦,也得留下蒙古民族……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人的声带不可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那呼麦又是怎么唱出来的呢?答案就是,呼麦不是用声带唱的……呼麦的低音部分是震动喉部发出的超级低音(呼麦原文xoomei的意思就是喉咙),一般声带震动频率的下限是65赫兹,呼麦中的低音却达到了50赫兹。呼麦的高音部分是在口腔共鸣形成的泛音,听起来有一点点像口哨。当然,这两种都需要高超的技巧,控制口腔、喉腔中的各个部分处于恰当的形状、位置,才可能发出声音。再形象一点,可以近似认为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吹口哨,想象一下那得多牛。

呼麦发源于阿尔泰山附近的游牧民族,目前主要流传在图瓦共和国(图瓦是俄罗斯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与蒙古国相邻,关于图瓦人,有人认为他们是蒙古的一支,有人认为是突厥人,更可能的情况应该是混种)、蒙古国及我国的内蒙古。图瓦共和国把呼麦视为民族魂,蒙古国也把呼麦看作国宝。在我国呢?据百度百科说,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经失传了一百多年,是近些年才重新从外蒙学回来的,现在国家对呼麦非常重视,已经申请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到上面最后一句,我不禁想起了韩国把端午节申遗的事。如果图瓦和蒙古国人知道我国把呼麦申遗,恐怕也会觉得我们是在抢夺他们的文化遗产吧?说真的,我们把呼麦申遗的理由还不如韩国申请端午节来的充分:韩国申遗的是他们流传下来的特殊端午习俗,虽然跟我们的端午节同在一天,但是习俗跟我们完全不同;而呼麦呢,本身在我国已经失传,是近些年重新学回来的,内容跟外国的也完全没有不同。除非呼麦在图瓦和蒙古国完全得不到保护,否则我国实在没什么理由把呼麦申遗。

我觉得,人类的文化遗产,有人在保护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争是由谁保护。(同理,如果中国文物在海外保护得很好,没必要非得弄回国内。)资源是有限的,最好尽量保护那些还没受到保护、或保护得不好的东西,而不是去争那些已经保护得很好的东西。中国自己还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处于失传或濒临失传的境地,没有必要去争抢一个本非中国原产、国外也保护得很好的东西。

所以这个问题关键就看呼麦在图瓦和蒙古国的保护情况。但是这两个国家的资料实在不好找。我觉得,他们既然把呼麦视为国宝和民族魂,应该是保护得挺不错的吧,不知道为什么不申遗呢?期待更了解情况的人指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