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是一个假小子、男人婆的形象。性格大大咧咧,不会化妆,不好打扮,不会缝纫女红,只爱舞枪弄棒。虽是女孩,从小就当男孩养。

对她性格的这种理解,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毕竟,木兰从军十几年,身经百战,都没让战友看出她是女子。

但是,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假如情况正好相反,那会怎样?

看《木兰辞》的原文,其实相反的解释也不是没有可能。

《木兰辞》第一句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在织布。

《木兰辞》的最后部分,木兰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迫不及待地换上女儿装束,穿着打扮。

也许,木兰像所有的普通女子一样,爱美爱笑爱打扮,会纺纱织布做家务。她不是天生喜欢打打杀杀,而是为了家人,牺牲了自己熟悉、喜欢和擅长的一切,走向九死一生的陌生战场。

从军前的木兰越柔媚,越反衬出从军后木兰的坚强。

如果木兰不是假小子,我们对她的敬佩是否会更深一层?


我们今天或许觉得女扮男装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是轻松浪漫的事情。但在木兰的时代(甚至现代也是),这事风险极大。首先战争本身就是玩命。即使侥幸没有死于战争,女扮男装冒名顶替也是大罪,如果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谁都不喜欢被欺骗,即使是原来的亲密战友,得知自己被骗后,也有可能翻脸变成不认识的恶魔。

1993年发生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姑娘女扮男装,暴露之后,被“朋友们”强奸,然后杀害。这个案例后来拍成了电影《男孩不哭》。

黄梅戏《女驸马》中,女主角为了救出丈夫,女扮男装考中了状元,跨马游街,无限风光。可是一旦被发现是女性,死罪立至。女主角悲愤地唱出:“可怜我民间女子任摧残!”幸亏公主在皇帝面前极力说情,才保住了性命。

可是这种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不到万不得已,怎会女扮男装。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