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锅猫

前几天写李白与杜甫,用意并不是要比较谁好谁坏。我文中也并没有比较两人优劣。

我的文章只是抒发这么多年来看书和与人接触得来的感觉,也没标榜自己客观准确,文中都说了“我猜“,都说了“大量个体事例就不举了,只说有统计学意义的总体趋势”,没想要严格论证,没想要奔着学术论文的方向去写。

当然,既然写了文章,就得做好接受批评的准备。只是,如果从一些平常的话中引申出我没有的意思,然后来批判这个我没有的意思,这种批评我觉得委屈。

我只是感慨下,表面上齐名的两个人,在传统文人群体中(注的人和学的人)居然可以一冷一热、一枯一荣,差距这么大的。我也不是第一个发这种感概的人。王琦注李太白集的序、跋、记里面,一堆人表达了这个意见。

杜甫对后世诗歌、文学传统的塑造和规范起了巨大作用。这是事实,而且这本来就是我的观点。只是,既然如此,杜甫名声理应更大才对。

清代的赵翼说得好:“然杜虽独有千古,而李之名终不因此稍减。”杜甫对后世文学影响那么大,李白的影响相对小多了,居然还能和杜甫齐名,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感概的事啊!

既然如此,我就随便举两个抑李扬杜的例子吧。元稹(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不过现在已经被白居易甩了八条街)说李白跟杜甫比,连门都没入呢(“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传说中王安石很瞧不起李白,直斥李白为“识见污下”。其实我倒不相信王安石真这么说过,但这个传说流传极广,很多人津津乐道。“污下”这种词,已经不是比艺术成就了,而是实打实的人身攻击,居然还流传很广。你敢想象有人说杜甫人品污下么?(派对统治下充满奇迹的新中国不算)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出来大喊,不要搞李杜优劣论了,两人都很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风格不同,高度相当!但是之所以总有人这么喊,正是因为总有人持李杜优劣论。常见的情况是:一群文人在那评论李杜优劣,其实主要就是说杜甫好,李白差;然后有个人出来铿锵有力慷慨陈词,说李白也很好啊,两人都很好;于是众人无语退散。这种事情我在书上看到过好多起。反方向的例子我没看到几个(我读书少)。

不过李杜还是神奇地保持着齐名的地位。积累到后来,大家越来越不敢轻言褒贬,李杜同样强几乎成了“政治正确”,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都得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是他们在用脚投票,用实际行动投票。嘴上都说两人同样强,但就是几乎全去学杜甫,差点没人注李白。

其实我非常欢迎别人纠正我,提出大量李白在传统文人中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的事例,本花痴女会看得很开心的。

附:关于精英和草根的问题,话题太大,我以后再说。不过澄清一点,我没有要绝然割裂精英与草根的意思。

其实我上篇文章获得的留言,也正印证了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