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基百科上看到一个韦斯特马克效应:如果一对男女从小一起长大,那么他们会觉得彼此没有性吸引力。会心一笑,想起中国文艺作品中拒绝对方的常用句式:“你很好,可是我一直拿你当哥哥/妹妹……”

兄弟姐妹之间一般不会萌发爱情(其实在文艺作品中也不少见……),有可能是因为社会习俗反对乱伦的压力。要佐证这个效应,必须举出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从小一起长大却不相爱的例子。所幸人类很热衷拿自己做试验,这种例子居然也有,那就是以色列的基布兹集体公社。

在以色列的这种集体农庄里,孩子不是由父母自己抚养,而是根据年龄分组,由社区共同抚养。因此,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从小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成长。这些孩子长大后,虽然社区舆论普遍希望他们还在这堆人里面找对象,但几乎没有人这样做,在3000桩婚姻中只有14例是与这种伙伴结婚的,而这14对都是在6岁以后才在一起生活。所以,有科学家认为韦斯特马克效应有一个关键期,而这个关键期是在6岁以前。

这个例子看起来还是挺有说服力的吧?不过它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左。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很自然地对家庭的其他成员怀有性欲望,所以社会才产生了乱伦的禁忌来抑制这种欲望。然而,有学者认为,虽然弗洛伊德以为自己是常态(弗洛伊德曾经在看到自己母亲换衣服时产生性冲动),然而弗洛伊德自己才是反常的:弗洛伊德有一个奶妈,他跟生母的关系并不那么亲密;他的奶妈扮演了一般人的母亲的角色(所以弗洛伊德对他奶妈没有性欲望),生母对他来说倒可能只是一个性感女性。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能推而广之。(这段弗洛伊德的八卦让我们多少放心了些,因为我们得知变态的可能不是我们而是他自己。)那么,韦斯特马克效应可能确实有些道理。

然而接下来他们又举了一个例子:中国的童养媳制度。据说童养媳的婚姻一般都不成功,生育率也较低,这是韦斯特马克效应的体现。

这个例子就不太有说服力了。童养媳婚姻不成功的可能原因太多,比如很多童养媳是被卖到别人家的,违背自己的意愿,对方拿她当奴隶使,一般年龄比男方大(这可能也是生育率较低的原因),等等。

不过韦斯特马克效应的杀手反例还得说是“青梅竹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多么浪漫多么美好的爱情啊。不但在中国很流行,在日本也很流行呢(比如柯南和他女朋友,服部和他女朋友,金田一和他女朋友……)。就算西方人福薄缘浅没受过李白的熏陶 ((“青梅竹马”典故出自李白的诗《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他们也有“邻家女孩”呀。关于邻家女孩的爱情故事,在好莱坞电影里也不罕见。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青梅竹马和邻家女孩的关系还不够亲密。两人光是邻居不够,得长在一个屋檐下,才足以对彼此产生性排斥。
如果亲生兄弟姐妹不是从小一起长大,而是长大之后才初次见面,那么他们彼此吸引的可能性则非常大。这叫做遗传性性吸引。可惜维基举的兄妹相恋事例全都是文艺作品中的故事。

其实中国古代有个真实例子,是春秋时鲁国国君鲁桓公的夫人文姜和她的亲哥哥齐国国君齐襄公诸儿。据说他俩私通,还杀死了鲁桓公。不过,关于他俩的年龄和幼年成长情况记载甚少,他俩有可能是同父异母,由不同妃子养大,小时候并未生活在一起。难以判断他俩到底是韦斯特马克效应的佐证还是反例。也有人认为那是卫道士对他俩的污蔑,他俩其实并未私通。这样这就连遗传性性吸引的佐证也算不上了。

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为保持血缘纯净,世代都是兄妹(姐弟)通婚。然而这些兄妹夫妇未必相恋,比如埃及艳后就在王位争夺中干掉了她的亲弟弟丈夫。因此,这恐怕算不上遗传性性吸引的佐证。

韦斯特马克效应和遗传性性吸引到底是否存在呢?如果韦斯特马克效应真的存在,那么许多文艺作品描写的禁断之恋就不可能发生。如果遗传性性吸引真的存在,那么有可能会发生更多的禁断之恋。(按理论,遗传性性吸引不仅发生在兄妹之间,在父女母子之间,甚至祖孙之间都有可能发生。)我想,需要收集更多这方面的真实例子。

另外,堂表兄妹相恋也属于遗传性性吸引的范围,这种例子就太多太多了。现在各国法律一般都禁止堂表兄妹结婚,理由是近亲结婚会提高产下遗传缺陷儿童的几率。这个几率有多大呢?说出来简直是讽刺:正常人产生遗传缺陷儿童的几率是3%,堂表兄妹比正常几率只高1.7-2.8%,还不如40岁以上高龄产妇生下遗传缺陷儿童的几率(6%)高。禁止表亲生育的理由跟禁止40岁以上妇女生育的理由一样“充分”,何况表亲结婚未必要生育。为了这种理由拆散那么多服从心灵召唤和自然规律的堂表兄妹恋人,人类这是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