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科幻的东西层出不穷,许多原来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概念纷纷变成现实。

Google Goggle,对任何东西拍照,它就能自动识别出这是什么,并进行搜索。未来他们更计划让用户通过设备的摄像头得到当前的实时画面,用手指点击触摸屏画面中的任何部分进行搜索。介绍

Photoshop CS5。现在的Photoshop也能改图,但那需要一定的技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CS5则是完全傻瓜化了,任何人只要随便点点鼠标就能移花接木,移山填海,让破损的建筑恢复如新,让图中人作出各种动作…… 介绍视频1 介绍视频2

Sketch2Photo,简言之就是你画这样一幅画:

1

它就能给你生成这样一幅画:

2

以后需要插图的就爽了,再也不用求图了。

自动三维建模,拿个东西在摄像头前旋转一下,此物体的三维模型就能自动生成,还会自动把拿东西的手去掉。介绍文章 介绍视频

微软的Natal,无需任何形式的手柄/方向盘/控制器,靠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动作捕捉等进行游戏,略相当于WII的威力加强版。介绍视频

这都是科幻电影中的场面啊。

感想一

人们最开始设想的人与机器的交互是很直观很自然的,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电脑,既有机器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又能像人一样方便地通过语音和三维全息影像进行交流。可是现实中,受技术所限,人与机器的交互只能通过一维线性的方式。从最开始的打孔带,到键盘鼠标,表面上看起来是二维了,其实还是线性的,平面的。这是技术的局限。

可是时间长了,人们渐渐形成了思维定式,有些技术本身已经突破了之前的局限,然而人们却给自己的思想加上了局限。人们渐渐忘了最开始设想的交互形式,把现在这种线性平面的交互方式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比如Word已经支持在白纸上随便点一个地方开始写,但人们还是习惯从上到下一排排按顺序写。比如WII和Natal提出了更为直观的游戏体验,核心游戏玩家却贬称其为“妇女儿童脑残机”,更喜欢只按方向键和AABB的游戏感受。

好在还是有人往那个方向探索的。随着技术难题一个个地突破,科幻时代真的就要到来了。

感想二

再加上已经较为普及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表情识别等技术,我觉得技术已经开始变得有点可怕了。也许以后我们宅男宅女无法再躲在屏幕后面了,不用人肉搜索,机器也能知道你是谁。实名制做不到的事,技术也许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