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某件事之后,某人被软禁起来。被囚多年之后,他回忆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加上这些年思考的心得,口述并录音,由亲友秘密带出。四年前他在幽禁中与世长辞。今年,录音终于被整理成书出版。
读此书让人唏嘘不已。
对二十年前的那件事,终于有了较为清楚完整的了解。
中国真是不幸,本来悲剧是有可能避免的。二十年前本不必流血,这二十年也不必过的讳莫如深,一步步走上今天这条“官视民如草芥,民视官如寇仇”的不归路。
然而事态的发展峰回路转,惊心动魄。最初,对于学生的集会,因为赵的努力,肯定学生是爱国的、合理的,准备采取和缓、对话、符合法制的方式解决问题,邓也表示同意。然而几天后赵按照之前的安排出访外国,在他离开北京的这几天里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几个小人向邓打小报告,把事态说的非常严重,并且在未经邓许可的情况下,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事情定性成“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政治动乱”。这一社论显然使得矛盾大大激化。赵回来之后想找邓说清楚,然而小人一直阻挠,使得赵始终未能面见邓,只能通过别人转达他的意思。之后在小人的阻挠、破坏下,赵的和解方针一直未能执行,学潮始终未能平息。最终邓下决心采取严酷手段“快刀斩乱麻”。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5月份戈尔巴乔夫来访,赵同他谈了邓的党内地位,说明十三大决定大事要向邓请教。赵本意是要维护邓,说邓的“垂帘听政”是十三大集体决定的,是合法的。然而邓听了却误会赵是抛出邓来推卸责任,从此对他失去了信任。
假如当时赵没有出访外国,事情也许就不会这样发展。假如赵手下有得力干将执行他的方针,而不是只能依赖小人来执行,也许事情本可以圆满解决。假如赵邓二人有机会好好沟通,不产生误会,也许最后就不会发生悲剧。假如……
然而历史总是阴差阳错,让人扼腕、跌足、憋屈。这种憋屈感在读史书时是常有的,然而这段历史却尤其令人憋屈,因为它的后果至今还能感受到,至今还让人体会到切肤之痛。
本文作者:Betty | 本文地址: https://myfairland.net/after-reading-a-book-1/
本站文章除特殊标明者外均为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历史就是这样啊
今天又看了一下南宋灭亡的史料
南宋灭亡也不是必然的啊
下了PDF扫描版的,准备放假回家再看。
提醒一下,最好不要写这些东西!
还是少谈国事吧,说了也是徒劳。回顾历史,只是让我们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jan:
别的历史过去几百几千年了,对我们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了,这件事的直接影响还很强烈……
@Tidy:
我已经自我审查过,觉得没什么违禁词汇
这个也要封的话,除非GFW有语义分析功能(估计他们正在努力,呵呵)
@foremire:
既然要回顾历史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又为何不能谈?
看看东欧剧变的过程,再从邓公的角度想想就行了
回忆录在某些程度上总是文过饰非的。
@polo:
东欧好多国家现在已经或即将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Betty:
不是我担心害怕,目前桂果正在逐渐走向开放,但是离我们预期的还差很远。谈论国事前,还是需要仔细斟酌:这样做是否合适?或许我们有更好的方法。
希望你能够理解
@foremire:
没觉得正在逐渐走向开放。君不见刚出了个绿坝?
写什么风险也是我自己承担喽,而且我觉得我写得已经很委婉了……
看完一本书总要写点读后感,不然总感觉就像没看过一样 :)
@Betty:
好吧,做一回愤青也好,心中总不能一直憋着。
历史都是由当权者书写的。
我前段时间下了徐中约的港版中国近代史,愣是没看完。三分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