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其实早就写了,一直忘了发。

书名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众神自己》算是科幻界的名著。其名称的精巧尤其令人称道。整个作品分为三部,分别叫《面对愚蠢》《众神自己》《也无能为力》。三部的名称不但分别概括了各自的主题,而且串起来正好是一句话,出自德国作家席勒描述法国圣女贞德的作品《奥尔良的姑娘》,英文为“Against stupidity the gods themselves contend in vain.”

有人把“众神自己”翻译成“神们自己”或者“诸神自己”。我认为,在名词后面加“们”表示复数,不是地道的汉语做法,感觉过于欧化,或者过于口语。这句话的整体文风是正式典雅的,“众神”或“诸神”更符合一些。“众神”和“诸神”也有些细微不同,“众神”只是表示神的数量为多个,“诸神”则暗示有各种各样异质的神,所以这里用“众神”更好。

“愚蠢”这个词也值得探讨。有人在此处翻译成“愚昧”。我感觉“愚昧”这个词涵义太重,暗含着低等种族、蒙昧、可怜可悲。可能因为“愚昧”这个词总是跟中国近现代的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吧。总之“愚昧”负载了太多与这部作品无关的内涵,还不如用较为中立一些的“愚蠢”。

另一个疑问是,不知道这“愚蠢”是指人类的愚蠢还是众神自己的愚蠢?是人类太愚蠢,以至于众神都拿人类的愚蠢没什么办法;还是说,即使是神,也拿他们自己的愚蠢没办法?

从小说内容来看,阿西莫夫指的可能是众神自己也很愚蠢,因为是地球人在抱怨平行人类(神)为什么不关闭对他们自己也很危险的电子通道。但是地球人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地球人不知道电子通道对平行人类来说不危险,所以也许还是地球人太愚蠢?

设定

关于这本书的基本设定,我一直存有疑问。

那个电子通道,说白了就是(1)“平行人类”把我们的钨-186置换成钚-186,(2)然后在我们的世界中钚-186逐渐辐射出正电子又变成钨-186,在他们的世界中钨-186辐射出电子变成钚-186。

这怎么可能是个双方都得到不竭能量的过程呢?

(2)的过程也许是双方都得到能量,可是(1)的过程需要花费能量啊,正常来说,(1)花费的能量应该不小于(2)得到的能量吧。

就像利用水流的落差驱动水泵和发电机,从中得到的能量是不足以再把水抽回高处的。否则就是永动机了。

即使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任何能量损耗和浪费,最多也只是能保持无限循环,不可能有多余的能量给人类使用。

后面的那个宇宙蛋通道也是一样。说只要操纵介子的数量就能让蛋型宇宙的能量溢出到我们这个世界,可是操纵介子的数量也需要能量啊,这个花费的能量应该不小于溢出过来的能量吧。

我曾在水木上提出这个疑问,有人回复说:“平行空间之间的物质泄漏不需要能量呗,就是一种空间特性”。

我认为这不能解答我的疑问。

小说通篇谈的都是能量问题,干什么都需要能量,物质置换和操作介子却不需要能量?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空间特性,即物质泄漏不需要能量,那么物质一定会自发地不停泄漏。不需要人类的参与,宇宙间早就互通有无,冷的变热,热的变冷,达到一个谁都不冷不热的共同的均衡状态了。

然而即使是这种并不圆满的解释,作者也没有给。作者完全没有提“这个空间的特性就是物质置换不需要能量”之类的话。还一直在讨论为什么能搞到无限的能量,一直不停地说,为什么会有无穷的能量呢,为什么呢?我实在忍不住想,“就是因为建立通道的时候已经花费了那么多能量了啊。”

这篇小说的主要科幻点就是能量,在能量方面出问题,对它的伤害很大。如果它的主要科幻点在别的方面,那么这方面的疏漏也许只是个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

第二部

很多人夸赞第二部是神作,是神来之笔。我不觉得。第二部分所描绘的社会结构,我认为不是一个稳定的、能向前发展的社会结构。

那个世界只有一种生命,没有其他物种,没有进化。那种生命哪儿来的,难道真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他们那种繁殖方式,人只会越来越少,不可能越来越多,也没有优胜劣汰。每个人生下来之后社会地位、角色都是完全固定的。

那样的社会结构、那样的身体结构,能产生那样的科技吗?

其他

这部书的人物、情节、月球生活的细节构想等等都很出色,另一个阶段的我可能会很感兴趣,不过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并不处于对此种细节感兴趣的阶段。嗯,时机真的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