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写了一篇关于“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文章,认为这种说法既不符合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也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几年来一直不断有人回复那篇文章,不同意我的观点,还有来自闽南语地区的几位表示了强烈抗议,认为那是他们的方言用法,并无错误。

其实我并无意攻击某些方言。如果有人感到受了冒犯,我表示歉意。并且,经过思考,我认为我当时的说法确实有不全面不准确之处,应该修正。我当时至少漏考虑了如下两种可能的用法:

一种是“死人了”这样的用法。如“出事了!死人了!”“死人没?”“没死人,死了几匹马。”分析起来,也是动词“死”+名词“人”,并且,“人”是“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结构与“死道友”“死贫道”是一样的。

但是,虽然动词“死”+名词这个小结构是一样的,然而这个小结构在大结构中的用法和“死道友不死贫道”仍然不一样。“没死人,死了几匹马。”这种用法,1)说的是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2)如果是否定句式,否定词用的是“没”而不是“不”;3)如果是肯定句式,在“死”后面要加“了”。

这三点都和“死道友不死贫道”不一样。所以,我觉得这句话不能这种用法来解释。

另一种用法举例如“死猫、死狗,死谁也不会死你,放心吧。”这种用法和“死道友不死贫道”几乎一样,意义上也比较接近。只不过在使用情景上,一个是自己说,一个对别人说。

我现在认为,这种用法说不上是什么为动、使动、意动,或是什么主谓易位等等,倒好像更接近省略,如果补全了就是“如果一定要死人,那么死的也是道友,而不是贫道我。”当然,“死道友不死贫道”比“死谁也不会死你”省略得更多,以至于到了让初次接触的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而且,“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种省略似乎只在闽南语中存在。更确切地说,开始似乎只在布袋戏中存在。留言中甚至有朋友认为,此语是某位布袋戏大师发明的。我不知道这种用法是闽南语的常规,还是某位个人的灵光一现,总之,此语在闽南语地区广为流传并得到了接受。个人创造了一个不符合先前语言规则的说法,结果影响力太大,逼得语法作出相应改动,也并不是罕见的事。

后来不知怎地,此语逐渐在网络小说中也流行起来。可能他们写修真之类故事时参考了布袋戏吧。之后网络上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这一用语。后来的这些作者、读者、用户并不仅限于闽南语地区,于是,不理解就出现了。像我,就曾以为这种句式是试图模仿古汉语。我猜,那些作者也未必个个都了解此语的闽南语来源,说不定也以为是来自古汉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