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的乐器,老师教的时候都会说,放松,完全不要使劲。实际上这显然是一种感性的不严谨说法,在物理学上不可能成立。完全不使劲,手臂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自然下垂,这种姿势不可能演奏任何乐器。演奏乐器的时候手臂一定会使劲,问题在于学生不知道该怎么使劲,什么地方该使劲,什么地方该放松。
现在的乐器教学,还是处在依靠“意会”的阶段,老师讲的那些其实大部分学生无法领会,老师自己也知道,但还是得不停地讲,不停地举例子、打比方,指望学生自己练着练着,有一天突然顿悟、突然开窍。看了一个教小提琴的视频,主讲人是国内很有名的小提琴老师,课程里演了半天转篮球如何保持平衡,玩杂耍如何保持平衡,又在纸上画画,画身体如何像一颗树,小提琴又如何像树上的枝杈。还是不够科学啊。
我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用仪器检测大师拉琴的时候用了哪些肌肉,哪些肌肉紧张,哪些肌肉放松。一个乐器可能有多个流派,各个大师拉琴的技法不一样,很好,那就各个大师分别检测。
学生学琴的时候,先让他自己把手放到乐器上,测测他这个自发的姿势用了哪些肌肉。看他跟哪个大师接近,就让他学习哪个流派。这样最接近他自然的姿势,学起来应该最轻松。
如果跟哪个大师都不接近,要么放弃,要么继续,但要明白可能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种情况下至少也知道了应该用哪块肌肉、不该用哪块肌肉,比盲目摸索还是好一些吧。
我这想法,以从前的技术是不可想象的,但以现在的技术应该可以实现了。从此乐器教学真正迈入科学阶段,将节约大量无辜学琴孩子的时间。缺点可能就是有点冷冰冰的,太机械,剥夺了老师们从大批顽童中挖掘天才仿佛买彩票般的乐趣。当然,还有可能真有人是感性的学习者,在目前这种打比方举例子教学法下反而学习得更好,不喜欢太理性的教学。
你们怎么看?说了是异想天开,所以请轻喷~不过我这想法还是有点现实的可能性的,测量各位大师拉琴时的肌肉使用情况,即使不用来教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记录呀~申请科研立项,也是有可能通过的吧……
(图片来源)
本文作者:Betty | 本文地址: https://myfairland.net/music-instrument-fancy/
本站文章除特殊标明者外均为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这个技术貌似在短跑上看到过
嗯,竞技体育似乎在某些方面非常专业,高科技成分很多~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靠精密的科学计算来的,比如说音乐这种培养情操的,这个就跟机器人下象棋一样,虽然机器人会赢,但是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呃,如果只是想陶冶情操,拉得好不好无所谓,那自然可以不用类似技术。不过很多人还是希望自己拉得好一些的…… :)
应该是有两套控制系统的,一种是自主控制,一套是意识控制,所以,放松就是排除意识控制。没有依据,路过搭腔:p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使劲啊~
唉,不行,我想了很多可能的解释,但是发现问题的所在了。对于“放松”似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也就是说,你意识不到自己使劲的,这是放松呢,还算紧张呢?你想我们放松站立着,但是这时候,有些肌肉却是绷得很紧。。。现实问题是你学小提琴的时候,有些肌肉老师认为不应该绷紧,但是你为了达到效果却不自主的紧了。这应该不是“放松”的问题,而是技巧或者方法的错误。
这就是我说的问题……肌肉本身是紧张还是放松,这是有客观标准的,机器能测的也是这个;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意识不到我们有哪些肌肉在使劲,包括大师,他们也很难说清楚自己拉琴时是哪些肌肉在使劲,所以我说借助机器来测量。这样我们学琴时虽然不一定就能马上控制那些肌肉,但至少我们知道了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毫无头绪地摸索……
至于个体差异,我说了不同流派的大师估计使用的肌肉不一样,要分别检测呀。你学琴就挑跟你最接近的大师学,学起来应该会容易一些。如果说你就是要跟哪个大师都不一样,当然也可能最后练得出类拔萃,但可能性应该很小吧……音乐发展这么多年,我觉得效果好的拉琴方式应该已经摸索得差不多了……倒是真用机器协助检测的话,说不定反而能发现新的好方式~
哈哈,假如大师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块肌肉在使劲,那么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肌肉不是关键问题 。。。
大师可能只是知道某个姿势效果很好,但说不出摆成那个姿势需要用到哪些肌肉~~
那么重要的是姿势还是肌肉呢? 似乎为了吃牛排先要搞解剖学。倒不是说绝对不可,只是这个弯绕得有些大。。。
吃牛肉不管用什么姿势,能吃进嘴就行,拉琴的姿势可没那么容易学啊……
还有,你说测量肌肉作为一个范例,这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好方法,就是研究小提琴演奏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太过重视范例,可能忽视人类个体的差异。还有,我觉得,控制单块肌肉的紧张程度,是相当不容易的。
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就很难再出现什么新的流派了……
我倒觉得有了机器辅助,反而有可能产生出新的流派~
想法很好,以后估计会有人这么做吧
音乐玩的就是意会、意境,不是力量。
没有力量做基础,什么意境都是无本之木啊 :)
我认为这不可行,也许用于应试教育还可以,那样又多了一个收费项目了,反正很多人都不是真的想学乐器,可以帮他们解脱了——“爸妈你看,科学测试表明我不是学XX乐器的料,咱还是回家吧,剩下几个钱买肉包子都好呀!” 但是也许会打击对音乐真正感兴趣的小盆友。
现在小朋友也没少受打击啊。打击人的是人性,不是技术手段。
技术总是为人服务的嘛
你学什么乐器,也许可以交流一下,吉他、笛子、葫芦丝我都可以来一下,高中那会儿学的,作曲也可以玩, 正如你介绍页面说的了“门门懂,样样瘟,说的就是我了,兴趣爱好极其广泛杂乱”
我会一点吉他、古琴
女孩子弹古琴应该是一幅美景吧,能否一睹你弹古琴时的绝代娇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