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孔子》,感觉我的预测不算太离谱。虽然没想到他们会把颜回那么通达的人塑造成彻头彻尾的书呆子,他们以为子路等于张飞、张飞等于李逵的这种想法也让人可乐,不过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很努力了。毕竟按照中国现在的教育,大部分人都对孔子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处于无知或充满误解的状态,听到“子曾经曰过”会调头就走或捧腹大笑,《孔子》这电影也只能拍成这样了。抓住句名言,不管合不合适,就往台词里塞;抓住个典故,不管是谁的,就往孔子身上抡;战争,权谋,女色,这些就是近年来中国古装大片的要素,《孔子》都给备齐了,够对得起观众了吧。

这次我只想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并非《孔子》独有,但在《孔子》里格外刺眼:为什么中国影视作品里面的君王都这么无礼呢?

歪歪扭扭地靠在背垫上,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看见大臣进来,连眉毛都不抬一下,更别说起身行礼问候了。对大臣说话口气完全跟对家奴一样,呼来喝去。

在普通人心中,是不是这样才是正常的?君王对待大臣就应该像对待家奴一样?

我说,满清的辫子戏拍多了看多了吧?

满清一朝,确实没有君臣,只有主子奴才。可是满清并不是中国古代的常态。满清,那是个以当“奴才”为荣的时代,甚至,汉人连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满人有资格自称“奴才”。

自从辫子戏流行以后,不论汉唐宋明,影视剧里的君臣一律变成这种态度了。虽然身上穿着汉服,可是精神面貌完全是满清的。“历史正剧”如广受赞誉的《汉武大帝》,景帝说话的态度也完全是对大臣毫无尊重。戏说剧就更不必说了。

别的影视乱来也就罢了,《孔子》也这么乱来就格外刺眼。为什么?因为孔子是最讲究这个的,是最重礼的。礼是什么?礼不是束缚老百姓的,是束缚统治者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首先要像个君的样子,臣才会像臣个臣的样子。君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君对臣这么没礼貌,不尊敬臣子,臣子完全不必效忠这个昏君!

君臣之礼很复杂,这篇小文不能详细地讲,只能略举两个紧要的:

一,君要向臣施礼

站立时要行“揖礼”(就是“作揖”),端坐时要行“拜礼”(就是跪拜磕头)。

对,你没看错,君王要向大臣跪拜。这在后满清的今天也许显得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要考虑到,古代是没有今天这种桌子椅子的,坐的姿势就是”跪坐“(就是日本那样),跪坐的时候往前一躬身就是跪拜了,不像后来那样得大动干戈,所以君王向大臣跪拜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

别说是大臣,就算是老百姓,只要长寿一点,天子也得行礼。汉代每年都要举行敬老活动,活动上皇帝不仅要向老人们跪拜,还得亲自给老人们斟酒布菜。(汉朝的老人真幸福,汉朝的皇帝真辛苦。)

二、君王对大臣不能直呼其名

中国古代,”名“是自己用来称呼自己的,表示恭谦;”字“是用来称呼别人的,表示尊重。

君王对大臣必须称”字“或官职等其他尊称。

战国时齐王有一次喝多了,直呼田单的名字”田单“,遭到其他大臣的严厉批评,不得不向田单道歉。

南朝梁武帝曾经直呼吏部尚书蔡撙的名字,叫了好几声,蔡撙都不理他,直到梁武帝叫”蔡尚书“,蔡撙才应答,并指出梁武帝直呼其名是错误的。梁武帝很惭愧。

为什么古代君王这么尊敬大臣?要知道,在正常的中国古代朝代,大臣并不是君王的奴才,甚至不是君王的下属。君和臣,那是合作关系、共事关系。是君王依仗大臣来治理天下。北宋的宰相文彦博明确地说过,帝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还是皇权高涨之后的事情。春秋时期诸侯就更弱势了,更得尊重大臣。

而这部《孔子》里鲁王见孔子,态度极为傲慢无礼、颐指气使,第一句话就是直呼孔子的名字”孔丘“。孔子居然还恭恭敬敬地回答?要是孟子,估计要直接他骂“望之不似人君”了(这句话是孟子骂某个君王的原话,孟子还是很生猛的)。孟子还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总之,孔孟之道是绝对不赞成无条件地效忠、服从君主的。

再举个例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孔子》电影里居然没提他……),史书明文记载他跟诸侯“分庭抗礼”,什么叫分庭抗礼?就是说他的礼仪跟诸侯的完全对等,他跟诸侯完全平起平坐(子贡也够嚣张的)。他对诸侯拜,诸侯也得对他拜,他对诸侯揖,诸侯也得对他揖。孔子的弟子都这样,孔子该是什么样呢?就算再温和忍让,能容忍君王这样无礼?无礼是表面现象,反映出的是价值观和理念。这样无礼的君王,恐怕孔子根本就不会跟他共事。

我希望影视剧在反映满清之外的朝代时,能够尊重一下历史,不要造成并不断加深人们对于君臣之礼的错误印象。不过估计很难,大部分时候的君王太辛苦了,哪有辫子戏里面那么潇洒得意、威风八面?怪不得现在辫子戏流行,估计有些人很羡慕辫子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