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5)

图片来源

现在的观众见多识广,接受能力极强,不管多么稀奇古怪的设定都能接受。哪怕电影完全不给丝毫理由和解释,观众也是眼皮都不眨一下,接受起来毫无障碍。什么穿越、时间旅行、平行世界,随便来。

于是,出现了大量不给理由和解释就滥用术语和设定的做法——我觉得这种做法不该叫科幻,应该叫 YY。

奥卡姆剃刀法则认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法则常用于科学假说的取舍。我觉得它对于鉴赏科幻作品也很有用。如果同样一件事有两种解释,一种完全符合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另一种需要穿越、时间旅行、平行世界等等才能解释,那么,第一种解释更好。

只有在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实在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才可利用一些假想性的设定。并且,这些设定应该也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当然,初次出现的新奇概念才需要较为详细的解释。像时间旅行、平行世界这种概念,现在已经太过稀松平常,基本不需要太多解释。

但是,讲故事的人至少应该告诉观众一下,本故事用了哪些设定,让观众心里有个数,知道要看的是个什么层面的故事。不能前面八十多分钟完全没提到没用到任何超自然的元素,让观众以为这就是个现实主义电影,最后五分钟突然来个大转折,而转折的根基就是这个超自然设定。

比如说 ,我们看《七龙珠》,孙悟空等人一个冲击波能把地球毁了,这和整个作品很协调,人家一开头就表明了这是一个想象力天马行空的作品,人物的战斗力也是一步一步升级上来的。我们不会感到有任何突兀的地方。

假如我们看的是《狼牙山五壮士》,前面八十分钟主角艰难地跟敌人打到弹尽粮绝,眼看走投无路只能跳崖,观众们感到唏嘘不已十分悲壮。最后五分钟,突然孙悟空出现一拳把敌人都轰上了天,用瞬间移动把主角带到了八路军总部。这看着能不让人吐血吗?这种设定不但不能增强电影的感染力,反而会削弱电影的力量。(注:这是我的假设,用来举例子,人家原本的电影没这么编哦)

拉丁文有个说法叫 deus ex machina,意思跟我举的《狼牙山五壮士》例子差不多,故事编到最后实在收不了场,只好突然从天而降一个神解决问题。

现在被滥用的时间旅行、平行世界这些术语概念,虽然披着“科学”这层外衣,其实就等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能解决一切解决不了的问题,给一切故事提供圆满收场。

从古至今,这种编剧手法都是遭人鄙视的,基本上只有无能的作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当然不绝对)。还有一些例子是观众不愿接受悲剧结局,逼着作者把主角写活写团圆。不过,高明的作家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金庸在《神雕侠侣》中让小龙女跳崖,本来就是悲剧收场了,但是读者群情激奋,金庸无奈又编了一个十六年后,让小龙女离奇复活。这其实就是一个 deus ex machina,本来已经落了下乘。但是金庸给予十六年后足够的篇幅、耐心和诚意,让这转折显得自然,再加上他的生花妙笔,使得这十六年后反而成了《神雕》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譬如神龙摆尾,反败为胜。

《源代码》的问题就在于,前面八十分钟是个完整的故事,虽然不是大团圆结局,但也定格在了最美好的一刻。最后五分钟却突兀地来了个平行世界大转折,这转折毫无铺垫,毫无解释。除了狗尾续貂、画蛇添足,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

我不是不能接受平行世界,很多别的有平行世界设定的故事,我很爱看。但是《源代码》这部电影,还是没有平行世界更好。

吐槽下自己:说是评《源代码》,结果只有最后两小段提到它,前面八成的部分都没提到,这是不是也算突兀转折啊…… 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