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上图是某网站的广告。图中,在不能确定用“他”还是用“她”的时候,用了“TA”来代替。最近常常能看见这样的用法,网上能看到,电视上也能看到,有些人写文章也会这么用。这种用法让我很不爽。汉字语流里突然冒出两个拉丁字母,很不协调。何况,汉语本来不必如此。

以前中国没有“她”这个字。指代第三人时,无论男女,都用“他”。所以,现代读者看《红楼梦》时可能会有点不适应:曹雪芹在指代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时用的居然也是“他”!

“她”字的创造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刘半农,为了推广这个字,刘半农还写了一首著名的情诗《叫我如何不想她》,其中第一行如下,其余内容也类似: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鲁迅认为“她”字的创造和使用是运动的一个大胜仗。那时的大师们、先驱们、干将们,都十分欢欣鼓舞。逻辑大概是:英语有he、she、it,德语有er、sie、es,汉语里怎么能全用“他”?印欧语言要分阴性、中性、阳性,汉语不分,实在是太落后。即使不能全盘抄来,能抄一个代词也不错。

几十年过去了,汉语中好不容易推广了“她”,西方世界却风向突变。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成了西方关注的话题。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英语为例,过去在指代不知性别的第三人时,总是用he,但现在,认为只用he是性别歧视。为了表示不歧视,得用he/she,或者偷懒点写成s/he,读成he or she,表示所有格时则是his or her。这样说话自然是很啰嗦。为了避免歧视,又不想说那么啰嗦,英语甚至被迫不合逻辑地用复数第三人称代词they来指代单数第三人称,比如:

ask a friend if they could help

请个朋友看他能否帮忙。

用复数第三人称代词they来指代单数的a friend。(这是《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的例句。这个例句的汉语翻译倒是没注意政治正确问题。)

汉语本来是没有这种麻烦的。“他”本来无论男女皆可,这种地方直接用“他”就可以。但是既然跟人家学了性,麻烦自然也跟着来了。“他/她”这种写法倒是很少见到有人用,流行的是“ta”这个更糟的方式。

汉语真的有必要区分“他”“她”吗?要知道,汉语在口语中,本来就不能区分“他”和“她”。当然,有很多同音字是可以根据上下文分辨的,然而我认为“他”“她”不属于可以分辨的情况。某人说起“他”“她”时,除非听者本来就知道所提及的人,否则绝无可能知道所提及的是男是女。

“他”“她”不但读音上不分,我怀疑,在很多时候,中国人在头脑中也是没有分的。很多时候,提到第三人的事,本身就不分男女,男女都可,性别未知。有时甚至在性别已知的情况下,中国人说话时在头脑中也没区分该人的性别。

例证是,我注意到很多中国人说英语的时候,he和she,his和her,常常会说混。即使是英语很好的人,he和she说混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绝不是他们英语水平差,而且我也从来没见有人说混过I、you之类的代词。我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说惯了汉语,习惯了不分辨第三人称的性别。当然这一点是我的个人感觉,没有统计数据。如果有条件的有心人能统计一下,非常欢迎。

自从索绪尔以来,语言学家无不认为,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既然如此,既然汉语口头无法分辨“他”“她”,为什么书面上要分?

实际上,刘半农倒是曾经试图让“他”“她”读音也分,定“他”为ta,定“她”为tuo。如果真这么做了,倒是能解决口语不分的问题。可惜口语不像书面语那么好操控。大家仍然坚持都念ta。

引入“她”字,有什么好处呢?唯一的好处是文章中可以分辨第三人称的性别了。有了“她”之后,有些中文文章确实利用了这一点,出现了一些不分“他”“她”就不能理解文意的事例。甚至有些作者在剧中人物对话的时候用“她”,而剧中的听者也能听出用的是女子旁的“她”,不知是该佩服还是该哭笑不得。

其实,大部分文章中“他”“她”提供的都是冗余信息,《红楼梦》通篇只用“他”,也没有让人看不懂说的是谁。大部分时候也没有必要区分第三人称的性别。偶尔确实需要区分的,可以说“那位女子”、“那女的”等,不需要“她”也能解决。

综上,“她”字在汉语中完全成了一个多余的“第三者”:

1,汉语口头是不分男女第三人称性别的。

2,分了之后很麻烦,未知性别的人没法指代了,被迫用非汉字的“ta“”。

3,带来的好处不明显。

汉语在很多方面,本来是相当地不性别歧视的(以后会写文专门讲这一点)。却被大师们硬生生加上了性别歧视。同时也加上了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