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某网站的广告。图中,在不能确定用“他”还是用“她”的时候,用了“TA”来代替。最近常常能看见这样的用法,网上能看到,电视上也能看到,有些人写文章也会这么用。这种用法让我很不爽。汉字语流里突然冒出两个拉丁字母,很不协调。何况,汉语本来不必如此。
以前中国没有“她”这个字。指代第三人时,无论男女,都用“他”。所以,现代读者看《红楼梦》时可能会有点不适应:曹雪芹在指代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时用的居然也是“他”!
“她”字的创造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刘半农,为了推广这个字,刘半农还写了一首著名的情诗《叫我如何不想她》,其中第一行如下,其余内容也类似: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鲁迅认为“她”字的创造和使用是运动的一个大胜仗。那时的大师们、先驱们、干将们,都十分欢欣鼓舞。逻辑大概是:英语有he、she、it,德语有er、sie、es,汉语里怎么能全用“他”?印欧语言要分阴性、中性、阳性,汉语不分,实在是太落后。即使不能全盘抄来,能抄一个代词也不错。
几十年过去了,汉语中好不容易推广了“她”,西方世界却风向突变。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成了西方关注的话题。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英语为例,过去在指代不知性别的第三人时,总是用he,但现在,认为只用he是性别歧视。为了表示不歧视,得用he/she,或者偷懒点写成s/he,读成he or she,表示所有格时则是his or her。这样说话自然是很啰嗦。为了避免歧视,又不想说那么啰嗦,英语甚至被迫不合逻辑地用复数第三人称代词they来指代单数第三人称,比如:
ask a friend if they could help
请个朋友看他能否帮忙。
用复数第三人称代词they来指代单数的a friend。(这是《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的例句。这个例句的汉语翻译倒是没注意政治正确问题。)
汉语本来是没有这种麻烦的。“他”本来无论男女皆可,这种地方直接用“他”就可以。但是既然跟人家学了性,麻烦自然也跟着来了。“他/她”这种写法倒是很少见到有人用,流行的是“ta”这个更糟的方式。
汉语真的有必要区分“他”“她”吗?要知道,汉语在口语中,本来就不能区分“他”和“她”。当然,有很多同音字是可以根据上下文分辨的,然而我认为“他”“她”不属于可以分辨的情况。某人说起“他”“她”时,除非听者本来就知道所提及的人,否则绝无可能知道所提及的是男是女。
“他”“她”不但读音上不分,我怀疑,在很多时候,中国人在头脑中也是没有分的。很多时候,提到第三人的事,本身就不分男女,男女都可,性别未知。有时甚至在性别已知的情况下,中国人说话时在头脑中也没区分该人的性别。
例证是,我注意到很多中国人说英语的时候,he和she,his和her,常常会说混。即使是英语很好的人,he和she说混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绝不是他们英语水平差,而且我也从来没见有人说混过I、you之类的代词。我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说惯了汉语,习惯了不分辨第三人称的性别。当然这一点是我的个人感觉,没有统计数据。如果有条件的有心人能统计一下,非常欢迎。
自从索绪尔以来,语言学家无不认为,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既然如此,既然汉语口头无法分辨“他”“她”,为什么书面上要分?
实际上,刘半农倒是曾经试图让“他”“她”读音也分,定“他”为ta,定“她”为tuo。如果真这么做了,倒是能解决口语不分的问题。可惜口语不像书面语那么好操控。大家仍然坚持都念ta。
引入“她”字,有什么好处呢?唯一的好处是文章中可以分辨第三人称的性别了。有了“她”之后,有些中文文章确实利用了这一点,出现了一些不分“他”“她”就不能理解文意的事例。甚至有些作者在剧中人物对话的时候用“她”,而剧中的听者也能听出用的是女子旁的“她”,不知是该佩服还是该哭笑不得。
其实,大部分文章中“他”“她”提供的都是冗余信息,《红楼梦》通篇只用“他”,也没有让人看不懂说的是谁。大部分时候也没有必要区分第三人称的性别。偶尔确实需要区分的,可以说“那位女子”、“那女的”等,不需要“她”也能解决。
综上,“她”字在汉语中完全成了一个多余的“第三者”:
1,汉语口头是不分男女第三人称性别的。
2,分了之后很麻烦,未知性别的人没法指代了,被迫用非汉字的“ta“”。
3,带来的好处不明显。
汉语在很多方面,本来是相当地不性别歧视的(以后会写文专门讲这一点)。却被大师们硬生生加上了性别歧视。同时也加上了很多麻烦。
本文作者:Betty | 本文地址: https://myfairland.net/she-is-redundant/
本站文章除特殊标明者外均为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沙发了,,,
写博客时也有时候分不清到底用他还是她,,,无所谓了,只要不是指特定女性,一律用他
原来造字的时候,刘半农一定会为他的创举激动不已。但是,我觉得,“她”这个字,才是对女性的侮辱和歧视。因为原来的“他”,从的是“人”而不是“男”。刘半农搞出这个字,是想把女性从“人”里分出来吗?
老实说,对于新文化运动,我觉得本质上很多人就是在瞎折腾。当然,身在其中的人会认为自己是在做伟大的事
我从来不用“TA”这个东西,看上去就别扭
还有 “妳”
嗯。。我也马上想到可用他。。
@sfengz: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jan:
对,这点我忘写了,“他”,从的是“人”而不是“男,难道女人不是人?
@Glegoo:
对,汉字里出现两个字母太别扭了,可是很多大站都在用“TA”,比如百度……
@任平生:
幸好这个字没流行开来 -_-!
@飞猪:
然而在现有的语言现实下,用“他”代表女性也会让很多人不爽……
说到英文中不明性别的指代,我就很头疼,写he/she好像不太正式,所以就只写he,写过一次they,老师说“基本"算语法错误 = =
@feicun:
呵呵,对,they基本是比较口语的用法,he/she算是比较正式的吧……
真巧,这个话题我也写了一篇:)
http://totemz.z.infzm.com/2010/08/08/wo-ni-ta/
记得小学时写作文,老师经常为了这个字骂人,说同学们男女不分。
古文中只有他,没有她
@Totemz:
很高兴有人和我观点相同~~
我当时因为怕篇幅太长就没细说,您写的好详细啊 :)
补充一点,在分阴阳的语言里,比如德语,无生命的东西也是分阴阳的,也要分别用他/她来指代,这不是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而是语法要求。人家分他/她等,是有一整套语言系统配合的,中国又没这套系统,还硬要学人家分阴阳,唉……
@汉字她:
您好神奇……为什么我写什么,您马上就能写一篇类似话题的文章呢?
@Betty:
这是因为有些学者喜欢把西方的一切往中国上面套,跟一些西方学者一样
时代变了的原故吧。想想以前,女人的名字是没有资格进入族谱的(有女同学翻看后觉得她被排除在世界之外)。能有个专属于女人的“她”还是值得得瑟的。
时代还在变。。。
@希锐亚:
这跟族谱不一样吧。”她“表现的不是平等,而是歧视……“他”是“人字旁”,却不包括女人,难道女人不是人?
我觉得挺好哦的,这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了,ta能代表 他或她,不然如何写?
TA 有意思,呵呵
@任鸟飞:
就写“他”呀,或者“那个人”、“此人”,方法多得是
@任鸟飞:
现代书面语里“他”还是兼通性的——性别不明或是不需要明就用“他”。
@Betty:
1.举“族谱”作例是想说明女人在以前的某个时期是很没有地位的。
2.很多“女”字边的字(如“奴”),词性都不太好。刘半农创造这个“她”加那首诗至少给人一个美丽的形象吧。
3.我是这样想的,女人当然是人,女字边只是强调“她”的女性身份而已,说不上把她从“人”中排除出去。
4.就我学到的中文,“他”是男女通用的。这应该没什么异议吧。
5.曾听过一个说法(不知是定论还是已被推翻)“也”字在甲骨文中是指女性的那个部位。
6.如果我支持“她”字多余,理由不会是“歧视”,而是这样更省事。
他”“她”不但读音上不分,我怀疑,在很多时候,中国人在头脑中也是没有分的—-我说英语的时候就经常he/she不分…
@希锐亚:
过去女性总体上地位较低,不代表在所有方面都是过去比现在地位低。总体上现在女性地位提高了,但少数方面是有退步的。(这点就不展开细说了 :))
”他“字理论上是可以泛指,但实际上一般都认为是男性专用吧。记得以前上语文课,为了不搞混总是说成”男他、女她“。可是”他“又不是男字旁的……
@amy:
对啊……所以我觉得这不是英语水平问题,是汉语习惯思维~
她原来是这么来的。还有这么多隐藏问题。佩服博主。
很8错。
学习了如何把废话说一大堆但是一点用都没的技巧。
马克。
@申佳明:
不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发音时,以及书写时准确区别指男、指女、指物的方案:
1.保留汉字“他”、“她”、“它”字的原本发音和含义。“他”字在不想明确表述指代的第三人的性别时使用;
2.新增一个汉字,专用于书写和说话时指代男性第三人称,这个字由“男”字中的“力”和“他”字中的“也”组成,左右结构,发音由“他”字的声母t和“阳”字的复韵母ang组成,念tāng(一声);
3.弱化“她”字原有的发音,并增加一个发音专用于说话时指代女性第三人称,这个发音由“她”字的声母t和“阴”字的复韵母in组成,念tīn(一声);
4.弱化“它”字原有的发音,并增加一个发音专用于说话时指代事物,这个发音由“它”字的声母t和“物”字的韵母u组成,念tū(一声)。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2873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