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写的是商周时期的事,那时候还没形成现在这种“姓+名”的人名规范,对很多人的称呼往往是官职、封地乃至外号,而不是真正的姓名。这种东西只能叫“称号”,不能叫“名字”。

那个时代太久远,很多人只留下了“称号”,至于其真实姓名,想考究出来,很不容易。

比如,纣王到底叫什么名字呢?纣王这个称号到底是生前还是死后的称呼呢?有人认为“纣王”是死后的谥号。可是,《史记》、《尚书》中武王在伐纣时所做的《牧誓》、《太誓》可证(《尚书》有些篇目被认为是后人伪作,但有《史记》可印证的篇目显然应该为真),纣王活着的时候就有“商王受”、“殷王纣”的说法了。我认为他本名是“受”,“纣”是音转(说白了,就是周人听了个音,不知道是哪个字,就随便写了一个……)。他又叫“帝辛”,这“辛”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跟“帝乙”的“乙”一样的称呼。商王称呼很多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结尾的,到底为什么学者还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祭祀的日子之类。商朝是子姓,按照现在的习惯说,纣王的姓名应该是“子受”。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辛”才是纣王的名字,他应该叫“子辛”。

纣王这样记载无数的人物都难以考证本名,其他一些相对较小的人物就更难考证了。很多人物的姓名可能根本就没有记载,只能以称号来指代。称号就称号,本来也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后来“姓+名”的人名规范太普遍,人们回过来头再看先秦人物的称号时,往往用今日的标准去衡量古代,以为那些称号的第一个字是人物的姓,后面的字是人物的名,于是闹出许多笑话来。

一个典型例子是“崇侯虎”。稍有文史知识的人,一看这个称呼就知道,这个人爵位是“崇侯”,名字(不包括姓的部分)是“虎”。先秦时候,贵族一般不会把姓名连用,往往只称呼名(可能因为他们的姓大家都知道?……),前面加上爵位,比如派荆轲去刺秦的那位叫“太子丹”,齐桓公即位之前叫“公子小白”。这位“崇侯虎”显然也是如此。为什么叫“崇侯”呢?因为他是“崇”这个地方的侯。那他姓什么呢?史书上没写,我们不知道。

《封神演义》却认为,这个人姓“崇”,名“侯虎”。当然,以国为姓的例子有很多,认为崇国人就姓“崇”,也不是说不通。(“姓”和“氏”的区分在此处关系不大,不讨论了。)但是,那个“侯”字绝对不是他名字的一部分,而是爵位,这点是确定无疑的。《封神演义》搞笑的地方在于,给崇侯虎编了一个弟弟,叫“崇黑虎”……显然,《封神演义》认为这对兄弟姓“崇”,“虎”是他们这一辈共用的排行字……实际上,崇侯虎即使真有个弟弟,也绝不可能叫做“崇黑虎”。“虎”是“崇侯虎”自己的真名,他弟弟绝不会也用这个字。

《封神演义》中此类人名问题很多。殷郊殷洪姓“殷”?冀州侯苏护姓“苏”?(官职名称州城府县的时代错乱我就不吐槽了)苏护的女儿叫“苏妲己”?……

“妲己”这个称呼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这个称号到底是怎么个构造,学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她姓“己”,“妲”是一种对女性的称呼。这样的话,“妲己”这个称呼的结构就很类似于商朝另一位著名的王后“妇好”,“妇”是一种对女性的称呼,“好”是她的姓(“好”姓即“子”姓)。不管怎样,“妲己”这个称呼前面绝不能随随便便加一个“苏”姓。

另一个难点人物是伯邑考。这人我在博客中写过,不过现在又有了些新的想法。我觉得,伯邑考可能名叫“邑”。“伯邑”类似“叔鲜”,“伯”、“叔”是表示排行,“邑”、“鲜”分别是这两个人的名字。“叔鲜”封到管地所以前面加了个“管”字,叫“管叔鲜”,伯邑考死得太早,还没封地,所以只有“伯邑”。后面加个“考” 字,表示尊敬。考者,老也,对男性长辈的尊称。所以,按照现代习惯说,他的名字应该叫“姬邑”。

最后说下申公豹。这名字表面看起来和“崇侯虎”的结构完全一样,“申”和“崇”都是地名,“公”和“侯”都是爵位,“豹”和“虎”分别是二人的本名(而且还碰巧都是猫科猛兽……)。也就是说,申公豹似乎是“申”这个地方的“公”,名字叫“豹”。但是,“崇侯虎”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史记》中有记载;申公豹在史书中却没记载,似乎是《封神演义》虚构的……虚构人物干嘛要用先秦贵族的命名法呢?直接像书中其他人物那样用后世的命名法,什么“黄飞虎”“苏全忠”之类,反而不会混淆啊!也许,《封神演义》根本不了解先秦贵族的命名法,是参考后世的柳公权、周公瑾之类,起了“申公豹”这么一个名字……